那支曾让南京城饱受苦难的部队,自诩“天下日本兵第一”的日军第6师团,怎么也想不到,1941年9月会在湖南大云山深处栽个大跟头。
这支向来异常凶残的“熊本师团”,竟然被中国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尤其是在第58军军长鲁道源的指挥下,更是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苦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支被神话的“王牌”,为何反倒在看似普通的山地战中,陷入如此窘境?
1941年9月初,正值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第11军为了给中国军队施压,顺便清除湘北的游击根据地,派出了他们的精锐——由师团长神田正种率领的第6师团。
这支部队主攻的目标,就是湖南大云山地区。这地方,位于昌水之北、油港之南,地形复杂,林深树茂,简直就是为游击战量身定制的。
日军第6师团的第13联队率先进山。可没多久,他们就迷失了方向,彻底与大部队失联。这支所谓的“精锐”,在大山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到了9月10日,在团山坡、港口一带,第13联队被中国军队重重包围。原计划的佯攻,一下子变成了被动挨打的苦战。
他们苦撑到9月13日,实在是顶不住了。最终,在友邻第40师团重松支队的接应下,这支联队才得以狼狈逃脱。
第13联队遗弃了大量战友的尸体,仅仅带着66名伤员,仓皇逃至草鞋峡。这可是日军引以为傲的“王牌”,怎么会如此狼狈?
谁更“死硬”?
就在第13联队挣扎求生时,日军第40师团的重松支队,为了解围,仓促赶路。结果,其先锋后藤大队,反被中国第58军一部包围。
重松支队的主力抵达港口地区后,又遭遇了中国军队约两个师的兵力阻击。他们对团山坡发起的进攻,屡次受挫,最后不得不向后退了几公里。
这时,中国第58军军长鲁道源接到了战区司令部的死命令:必须在9月13日中午前攻克港口。当时战况紧张,日军甚至已逼近他的指挥所。
鲁道源并未慌乱,他镇定地对身边的警卫连长鲁新建吼道:“总机若有移动,我就杀了你!”那股狠劲,让人听了都发怵。
他拿起电话,直接给前线第30团团长邓礼富下令。面对团长的汇报,鲁道源没有丝毫犹豫,语气坚定:“不用顾忌伤亡,即使尸体堆成山,也要把团山坡给我夺回来!”
他甚至撂下狠话:“不成功便成仁!”正是鲁道源这种近乎偏执的铁腕作风,极大提振了前线官兵的士气。
你敢信?在9时30分对表,限令12时攻克港口后,中国第58军在第59师的协助下,竟然在11时刚过,就成功攻克了目标。
这哪里是简单的军事胜利,这分明是一场意志的较量。日军引以为傲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在鲁道源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面前,显然是败下阵来。
当晚,重松支队撤至轴山岭固守。然而中国军队的小股部队,又摸黑突袭了他们的指挥部。
支队长重松洁,这位大佐,竟然亲自拔刀加入混战。他高喊着“保护军旗”,在肉搏中顽抗。一个大佐都得亲自上阵拼刀,可见当时场面有多惨烈!
离开了老窝,神仙也得歇菜
接替作战的日军第40师团,主力部队本身就不擅长山地作战。他们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混乱,把这一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第236联队在白羊田渡河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伏击。更离谱的是,这支部队在进攻中,居然出现了巨大的空隙。
中国军队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穿插,险些就端掉了联队的指挥部。整个战场局面,可谓是乱成一锅粥。
第40师团师团长青木诚一,亲眼目睹了部下的狼狈与混乱,却感到无能为力。他后来只能无奈地自我安慰道:“即使是师团本身,也只能做到如此程度。”
这话听着多丧气?哪还有一点“精锐”的样子?这番话,无疑承认了战局的失控。也彻底暴露了日军引以为傲的“标准化精锐”并非万能。
他们的战斗力,存在明显的“能力短板”,更有严重的“环境依赖症”。其标准化战术在复杂地形和灵活对手面前,会迅速失灵。
要知道,重松支队这支部队,来华后还从未经历过如此严酷的恶战。他们在湘北的山地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血债累累,终归要还
日军第6师团,别称“熊本师团”,兵源来自民风彪悍的九州熊本。在日军内部,他们曾被吹捧为“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
甚至被日军自诩为“陆军战力天花板”。这支部队的罪行累累,可谓臭名昭著。
他们参与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制造了1928年的济南惨案。更让人无法原谅的是,在1937年,他们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元凶。
时任师团长谷寿夫,指挥其部攻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支部队转战中国南北,先后攻陷保定、南京、武汉等重镇,以凶悍嗜杀著称。
然而,大云山之战,只是这支“王牌”走向覆灭的序章。尽管在三次长沙会战中,第6师团总伤亡超过6000人。
但这并非终点。其真正的宿命,是在太平洋战场。他们后来被调往太平洋战场,在瓜岛和布干维尔岛,遭遇了美澳军队的现代化火力。
他们曾引以为傲的白刃战和精神论,在美军的机枪、火炮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直接被轻易屠戮。澳军的复仇铁拳,更是彻底碾碎了这支曾不可一世的部队。
其“神话”,是建立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欺凌弱小对手的基础之上,根本不是无懈可击。而曾指挥第6师团制造南京惨案的谷寿夫。
这个昔日凶残的屠夫,在二战结束后被捕受审。他在法庭上贪生怕死,最终被绳之以法,以结束其罪恶的一生。
看吧,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这支部队的神话,也在历史的审判中彻底破灭。
大云山那场困境,并非日军第6师团的偶然失误,而是其走向全面覆灭的预演。它清晰地揭示了这支所谓“王牌”部队的致命缺陷。
其战术僵化,能力单一,而且其引以为傲的精神力量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所谓“战力天花板”?那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欺负弱者的一个脆弱标签。
当它遇到更坚韧的中国意志,更陌生的战场环境,以及碾压性的现代化力量时,这个神话,崩塌得比谁都快。
实盘交易杠杆,什么叫场外配资,杠杆配资查询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