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济宁这片浸润千年儒风的厚土上,总有一群质朴而耀眼的身影:他们恪守孝悌之道,传承仁爱之心,以诚信立身、用奉献传情,于平凡岗位默默耕耘,在他人需要时义无反顾。他们用真诚诠释美德,以行动践行大义,如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孔孟之乡的精神原野。即日起,“济宁文明”微信公众号推出《儒韵贤风・美德济宁》专栏,聚焦济宁大地崇德向善的凡人善举,讲述他们以仁润心、以德立身的动人故事,邀您一同感受榜样力量,让至善至美的儒韵贤风在运河之畔生生不息。
敢碰“钉子案”的“小猎豹”
周颖申,男,汉族,1980年3月出生,现任金乡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员额检察官。
展开剩余76%“想干就要马上干,攻关就要攻难关,办案就要办好案。”这是周颖申写在日记本扉页上的话,从检十余年,周颖申始终保持初心,忠实履行着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他因为身手矫健,雷厉风行,办案时总是冲在前面,敢碰“钉子案”,被同事调侃地誉为“小猎豹”。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先后荣获济宁市检察院“先进个人”、金乡县委县政府“先进个人”、济宁市“扫黑除恶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
用心用情甘做“孺子牛”
“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周颖申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从入院第一天起他就本着刻苦钻研、踏实苦干的信念,认真观察学习老同志的办案经验,悉心寻求类案规律,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使他很快掌握检察工作技巧,成长为金乡检察业务骨干。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后,他作为第一检察部的一名员额检察官,服从领导,迎难而上,办理大量各类重大、疑难、复杂刑事犯罪案件。“捕诉合一”体制改革后,作为员额检察官,周颖申办结的案件数量居全院前列。案多人少是当前办案一线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办案效率,为了能将案件以最快的速度起诉,并保证办案质量,周颖申把全部身心都扑到了工作上,几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在别人看来,他的工作是忙碌、枯燥的,然而,在他眼里这是一份责任,更是干在实处的担当。
“司法工作不应该是冰冷、机械地执行法律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更好地体现社情民意,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是我们司法工作者理应遵循的价值准则。”周颖申经常向身边干警传授办案心得。自从事检察工作以来,周颖申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办案,面对轻伤害、交通肇事等轻微刑事案件高发、邻里矛盾激化的社会形势,他积极转变“一捕了之、一诉了之”的陈旧办案理念,主动适用刑事和解这一有效的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化解当事人双方矛盾纠纷,确保了执法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促进了社会和谐。
察微析疑巧解“疑难案”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只有精雕细琢,察微析疑,才能还原真相。”这是周颖申常说的一句话。
2020年,周颖申承办了一起贩卖毒品案,3名犯罪嫌疑人到福建购买了大量冰毒及少量麻古准备在金乡销售时被抓获。他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福建的上线也涉嫌贩卖毒品罪,但现有证据只能确定上线姓名为李某,不能完全确定身份,案件进展一时陷入僵局。
周颖申的“倔”在院里是出了名的,他查看了所有在案材料,仔细审查证据,一张李某收毒资的银行卡引起了他的注意。银行卡户名为蔡某,周颖申记得笔录里有犯罪嫌疑人曾供述“李某当时好像说过这张卡是其女儿的”。但由于二人不同姓,不符合父女同姓的传统而被忽视。办案的直觉告诉他,这或许是个突破口。他立即要求查询该银行卡使用人蔡某的家庭成员信息,成员信息显示其父亲就是李某,据此确定了李某的身份,金乡县检察院依法追捕了涉嫌贩卖毒品犯罪的李某,李某最终被法院判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倾情倾力书写“鲁疆情”
2021年8月,周颖申怀着“为新疆奉献,为人生添彩”的信念,行程近万里,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喀什分院开始援疆工作,历时8个月,至2022年3月援疆工作结束。援疆期间,他不惧环境艰苦,积极工作,主动作为,把山东检察工作的先进经验介绍给当地检察同仁,有力促进了当地刑事检察业务水平的提升,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誓言。
周颖申经常主动给自己“揽活”,每次攻坚,他都把“厚”卷读“薄”,又把“薄”卷读“厚”,是办理大要案、涉众型案件的行家里手。用自己踏踏实实的行动与作为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无悔的奋斗青春!
来源:济宁市文明办
发布于:北京市实盘交易杠杆,什么叫场外配资,杠杆配资查询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